冠心病,全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每12秒就有1人被心血管疾病奪取生命。12月13日福茵頤園邀請到協和醫院高干科的江榕主任為伙伴們和長輩們開展有關于冠心病的健康知識講座。

江醫生先從冠心病是如何發生等基礎認識說起,讓在座的伙伴了解到冠心病這一殺手本質。接著從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和目前主要的影響病因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深入淺出為大家分析。然后在患者的飲食運動誤區、如何注重飲食運動藥物治療等方面,讓所有參與的伙伴受益匪淺。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是指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管腔狹窄、痙攣或阻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引發的心臟病。


1、高血壓:高血壓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和發展關系密切。收縮期血壓比舒張期血壓更能預測冠心病事件。140-149mmhg的收縮期血壓比90-94mmhg的舒張期血壓更能增加冠心病死亡的危險。
2、吸煙:吸煙是造成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是最可避免的原因。冠心病與吸煙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用量-反應關系。3、糖尿。冠心病是未成年糖尿病患者首要的死因,冠心病占糖尿病病人所有死亡原因和住院率的近80%。4、飲食不節:素嗜肥甘厚味或長期飲酒,脾胃受損,運化失常,痰濁內生,阻渴胸陽,氣機示暢,發為胸痹。5、腎氣虧損:隨著年齡的增長,臟氣功能漸退,或未老而腎虧,命門火衰,不能溫煦各臟腑,導致陽衰氣滯,血行不暢,發生氣虛血瘀;或腎陰虧乏,不能滋養臟腑之陰,也可導致陰虛血瘀。

糖在總熱量中的比例應控制在55%~60%,單糖及雙糖等應適當控制,尤其是高脂血癥和肥胖者更應注意。宜多吃些粗糧,以增加復雜的糖類、纖維素、維生素的含量。應多選用玉米、燕麥、蕎麥、高粱、大豆、麥麩、大麥、小米、標準粉、糙米等。
(1)脂肪的攝入應限制在總熱量的25%以下,以植物脂肪為主。適當吃些瘦肉、家禽、魚類,如瘦豬肉、牛肉、雞、鴨、兔、魚、海參、海蜇頭。海魚的脂肪中含有多不飽和脂肪酸,它能夠影響人體脂質代謝,降低血清膽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從而保護心血管,預防冠心病。(2)控制膽固醇的攝入,膽固醇的攝入量每天應少于300毫克。一個雞蛋中的膽固醇接近于300毫克,當患有冠心病時,應每日半個雞蛋或每兩日一個雞蛋。另外要限制動物的內臟、腦等。
每日食物中蛋白質的含量以每公斤體重不超過1克為宜,應選用牛奶、酸奶、魚類和豆制品,對防治冠心病有利。
對合并高血壓者尤為重要,食鹽的攝入量每天控制在3-6克以下。可隨季節活動量適當增減。夏季出汗較多,戶外活動多,可適當增加鹽的攝入量。冬季時,出汗少,活動量相應減少,應控制鹽的攝入。
多吃蔬菜和水果有益于心臟,膳食纖維每日攝入20~25克為宜。蔬菜的選擇:胡蘿卜、番茄、蒜、蘑菇、洋蔥、芹菜、銀耳、莧菜、香菇、木耳、海帶、紫菜等。水果的選擇:橘子、山楂、香蕉、棗、柿子、蘋果、獼猴桃、柑桔、檸檬等。
冠心病患者應當戒煙,減少飲酒量,當合并高脂血癥時,應避免飲酒。煙草中含有多種有害成分。酒精對人體十分有害,不但損害肝臟等器官,還能產生多的熱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加心臟消耗氧量,導致心臟負荷過重,誘發心律失常,加重冠心病。
含咖啡因較多,可興奮大腦,影響睡眠,對冠心病的康復和預防均不利。
8、飲食的規律性及合理性少量多餐,定點用餐,切忌暴飲暴食。
不宜吃的過飽、過多,飽餐后使胃腸道擴張、過多的物質攝入增加機體代謝負荷,可加速心肌的缺血。
冠心病發病緊急,因此,冠心病患者家中最好能夠備有專門的藥盒。藥盒中應當備用速效硝酸甘油片、消心痛等。心絞痛發作時,可以及時使用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可減輕心臟負荷,降低心肌氧消耗,改善冠狀動脈血液循環,從而緩解心絞痛。倘若心絞痛頻繁發作,可服用消心痛,每次1-2片,每日3-4次。冠心病發作時,處用藥外,患者還不能忘記就地休息。病情如果嚴重,應立即送醫院作進一步診治,切莫延誤病情。需要緊急醫療救助時撥打120急救電話。
講座結束后,現場進行了互動交流,在江醫生通俗易懂的講解中,大家學有所獲,受益匪淺,非常感謝江醫生的辛苦付出,福茵頤園會更加用心服務長輩,為養老事業添磚加瓦。